(网经社讯)2025年双十一收官在即,参与活动的用户规模较往年有明显增长,头部商平台积极简化促销模式,优化购物流程,放弃以往的“满减奥数”,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消费积极性。

本文以天猫、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、抖音五个典型APP为例,收官前为您盘点双十一大促的用户增长情况。

自10月9日,2025年的双十一提前开启以来,截至11月7日,电商行业累计用户规模突破11亿,较去年同期增长11.5%。由于多数平台简化了以往饱受用户诟病的“满减”模式,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直接的“官方直降”、 “立减”、“一件直降”等优惠方式,使用户参与双十一的门槛降低,带来了更多用户。
其中京东的表现突出,累计用户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4.7%。其他平台较去年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,简化优惠方式为行业玩家带来多赢局面。


今年双十一的三大特点:开始早、时间长、节点分散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的焦虑,让用户消费更加从容。CTR星汉移动用户分析系统数据显示,2025年双十一更早进入用户日活高峰,于10月15日达到9亿;而去年双十一期间的日活高峰在10月31日出现,达到9.1亿,今年同期仅为8.8亿。


CTR星汉移动用户分析系统数据显示,较去年同期相比,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电商APP的时长由39.0分钟降为33.3分钟。可见,用户愿意花在大促活动上的时间变少、决策流程变短,简单直接的促销方式,方便快捷的购买流程,成为电商平台制胜关键。


CTR星汉移动用户分析系统数据显示,双十一期间,电商行业24小时活跃用户规模峰值出现在7-8点和12-13点,超过1.3亿人;电商活跃用户渗透率高峰出现在0-1点和7-8点。用户更喜欢在早晚使用电商行业APP,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活动营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

双十一大促虽然竞争愈发激烈,但各电商平台已形成面向不同人群的差异化优势,“卷价格”早不再是双十一唯一制胜法宝。如:京东、天猫依靠品质、服务和会员体系维护高线城市中青年用户;淘宝、抖音依靠新颖商品、互动内容吸引年轻潮流用户;拼多多凭借低价策略和拼团等玩法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。

总结:2025年双十一已接近尾声,从用户增长来看,各家电商平台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在存量市场中还能挖掘出增量实属不易,其主要原因有四点:一、促销流程简化,降低了用户消费门槛,吸引更多用户参与;二、“国补”与双十一叠加激发了用户消费热情;三、双十一前持续半年的外卖大战拓宽了电商平台的边界,提升了平台用户粘性;四、双十一大促从单纯的拼价格转变为拼价值、拼服务、拼体验,满足不同消费需求,实现差异化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